提示詞: #Context(情境) 我正在準備英文考試,常常在作文中錯用被動語態,需要更清楚的解釋與練習。 #Role(角色) 你是一位英文老師,專長是高中英文文法教學。 #Specific Question(具體問題) 請解釋「被動語態」的用法,並提供例句與練習題。 #Format(格式) 輸出需包含三部分: 1. 簡單定義 2. 三個例句(英文 + 中文翻譯) 3. 兩題練習題(附答案) #Style(風格) 簡單、淺顯易懂,適合高中生。 #Tone(語氣) 親切、鼓勵,像家教老師一樣。 #Example(範例) 定義:現在完成式表示過去到現在的經驗。 例句:I have visited Japan twice.(我去過日本兩次。) 練習題:造 3 句現在完成式句子。 #Multi-step(多步驟) 1. 先解釋文法規則 2. 接著舉例句 3. 最後設計練習題 AI: 被動語態(Passive Voice) 簡單定義 ● 結構:主詞 + be(依時態/人稱變化)+ 過去分詞 p.p.(+ by + 動作者) ● 功能:突出「動作的承受者」或「結果」,當動作者未知/不重要可省略 by + 人。 ● 主動→被動三步驟:把受詞變主詞 → 動詞改 be + p.p. → 原主詞放 by 字片語或省略。 例句(英文 + 中文) The bike was fixed (by the mechanic). ● 這台腳踏車被修好了(由技師)。 English is taught at our school. ● 我們學校有教授英文(英文被教授)。 The package has been delivered. ● 這個包裹已經被送達。 練習題(附答案) 改寫成被動:Someone stole my wallet yesterday. ● 答案:My wallet was stolen yesterday. 翻成英文(用被動):這座橋是 1990 年建成的。 ● 答案:The bridge was built in 1990. ● 小提醒: ● 只能及物動詞可做被動(有受詞)。 ● 時態由 be 動詞承擔(如 is/was/has been/will be),p.p. 不變。 ● 若想更口語或不強調動作者,直接省略 by + 人。
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
使用 CO-STAR 框架的 Prompt 範例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